高肥价下,农民用肥变了,肥企如何以变应变?
发布时间:2022-07-08 00:00:00 来源:中国农资传媒

自去年以来,由于原材料价格一路攀升,肥料价格一直处于高位运行。持续的高肥价,使厂商生产销售压力徒增,农民购肥积极性不高,多年培养起来的用肥习惯开始发生变化,一些肥料被替代,一些肥料品种开始扬眉吐气成了市场“宠儿”。复合肥企业亟待破解高价原料之困,产品结构或将发生新的变化,这是当下复合肥市场所反映出来的现实变化。据业内人士预判,肥价持续高位运行短期仍难以缓解。 

那么,农民用肥变了 

也就是需求发生了变化 

化肥生产企业该如何以变应变保证供应 

以满足农民秋季用肥需求? 

 

变化一: 

少种些、少用肥,农民尽量减少投入 

“今年化肥太贵了!”“和往年相比,亩均肥料投入成本要增加50%。”黑龙江黑河一位种田大户胡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如果肥价持续不降,您会减少投入吗?” 

“亩施肥量不会变,因为要保障产量,必须科学施肥。综合来看,我会减少种地数量,从而减少成本投入,来规避投资风险。” 

对于种植大户来说,地租、农资、人工等是其成本投入的大头。控制好这些成本,对于种植大户来说非常重要。但是,在权衡收益与风险的过程中,一般会在保障种地质量的前提下,通过调节种地规模,来平衡投资风险。 

对于小农户来说,如果不另外租赁土地仅家庭承包地,地亩数相对固定,总体数量也不多,一般少种的可能性不大,会采取减少亩施肥量来减少成本投入。记者采访河北一位农户,他家里也就10来亩地,今年每亩地就少施了一些化肥,况且他认为过去基本都超量施肥,所以一季肥少施点问题不大,不会对产量有太大影响,只要地不闲着就行。 

“农民的想法很实际。”瓮福集团农资有限责任公司市场部总经理曹辉表示,“现在市场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肥价下不来,高肥价农民不适应。对于农民来说,肥料价格涨太高的时候,他们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少用。种植大户和大型合作社还好些,对于散户、基本户肯定是少用化肥。” 

但是,基于肥料当季利用率的问题,曹辉担心,一年少用没问题,两年少用问题不大,三年少用一定会给粮食安全带来隐患,所以国家要特别关注这个问题。他也强调,所有企业第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首先承担起保供稳价的责任。 

安徽辉隆股份总经理助理、连锁集团总经理赵磊表示,当前面对高肥价,农民的实际化肥用量是在减少的。他发现,在他的老家安徽,原来农民施用玉米肥每亩基本上都是一包50公斤的复合肥,加上三四十斤尿素。从今年来看,农民基本上就只施一包40公斤的化肥。 

云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阚夕国则认为,肥料价格持续高涨是一个综合且复杂的问题,降低价格回到过去固然很好,但是反过来,如何适应高价格市场也应该是企业和老百姓必须共同面对的客观实际,寻找新的解决之道也是大家应该积极考虑的。当然,因为价格涨幅太快,厂商和老百姓对新价格的适应需要有个过程。 

东北地区作为国家粮食主产区,土地面积广,化肥需求量大,也是全国化肥的主战场之一。不过,据黑龙江倍丰农资集团化肥经营中心磷复肥产品线经理刘瀚阳介绍,近两年由于种植结构调整和价格因素影响,磷肥使用量逐年在缩减。特别是今年受肥料高价和大豆扩种因素影响,东北市场的磷肥用量在240万吨左右,与去年使用量284万吨相比,总量减少了44万吨。 

变化二: 

低含量、低价格,农民开始寻找替代肥

对于肥价高涨导致农民用肥习惯改变的问题,司尔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文继兵也不无担心。现在到了秋种储肥的时候,他表示,等真正开始用肥,老百姓会不会减量施肥?比如,有的按需要传统施肥过去用50公斤,现在改用40公斤;有的原来用高含量的复合肥,像养分含量58%的、51%的、48%的或者45%的,而现在递减成45%的,甚至是含量40%左右的产品。老百姓寻找替代肥,如果真是这样,那么生产什么样的产品是适销对路的产品,对厂家来说必然带来压力。 

对于农民来说,寻找替代肥不失为应对高肥价的一种应变之策。“我过去种地一般用45%含量的氯基复合肥,为了节省成本,今年我选择了42%含量的。”河北衡水的一位大田种植户这样告诉记者。 

不仅仅是用低含量替代高含量,记者在调查采访时发现,还有农户用氯化铵替代尿素,也有多施点有机肥料替代部分化肥。总之,高肥价下,各种应变之法开始出现。 

7月份开始,将进入秋季小麦备肥期。像河北、豫北、山东等地,农民喜欢用的高磷小麦复合肥,需求量很大。据了解,从目前国内厂商储存来看,库存都不多。 

面对库存低位和化肥替代问题,文继兵说,如果从需求来看,秋季需求量比较大的话,整个供应还是有压力的。鉴于可能出现的替代风险,如果再从产品结构需求的角度考虑,那么整个供应的压力将更大。博弈无处不在,用肥出现替代不要紧,市场的刚性需求仍然还是存在的,因此也有厂家看到社会库存低位的现实,认为无需考虑那么多,高位运行下小调整、大稳定的格局应该不会变。 

云南云天化农资连锁有限公司运营管理部部长邓杰表示,每一年可能都会面临一个现实,就是复合肥和磷铵的替代问题。比如,往年磷铵价格高了,会出现一些复合肥需求转换的问题;同样,往年当复合肥价格高的情况下,也会刺激一部分二铵的需求。但今年复合肥的原材料成本,像一铵和钾肥,特别是钾肥长期持续处于一个高位的状态,这对后市一定会产生影响。针对用户需求所做的一些替代必然是要积极关注的一个问题。目前总体来讲,南方水稻区域对整个高肥价接受程度明显偏弱,而北方传统的玉米和小麦区域, 由于农户农资补贴到位,今年玉米和小麦价格涨幅较大,因而对高肥价相对可以接受。 

企业应对: 

以变应变,产品结构将有适当调整 

从单质肥料到复合肥料再到新型肥料,现在国家又提出有机肥替代,其实,纵观肥料发展史,产品结构调整始终都在路上。 

赵磊表示,复合肥企业是二次加工型企业,是氮磷钾元素的主要消耗载体。从目前来看,华东市场直接用尿素、磷肥、钾肥的使用量都是非常有限的。主要是通过复合肥企业进行二次加工。所以,从满足农民需要和整个产业链来看,单质肥企业的风险都汇聚到了复合肥企业。复合肥企业既要承接上游原料的高价压力,又要面对市场销售和风险的双重压力。在整个链条中的付出和回报是不成比例的。因此,复合肥企业是真正面临举步维艰的境地,调整产品结构适应市场需求是必然选择。 

行业普遍认为,预计秋冬季节磷复肥高位运行的趋势很难改变。复合肥企业秋季肥产品结构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和调整。 

阚夕国说,当前一方面是资金问题,企业是否有充足的资金来应对原材料的高价位。另一方面是有钱买不到货,像氯化铵、钾肥等一货难求。因此很多企业不得不调整配方,由高价肥改为低价肥,由高含量肥改为低含量肥。当然也不排除有企业会面临减产。下半年,尤其中小型复合肥企业日子将会很难过。 

文继兵表示,产品结构会发生一些改变,与磷和钾相比,今年氮的成本到目前为止相对来说还是偏低的,经销商更愿意做一些差异化的产品。那么,今年常规肥销量可能会大幅度减少,高氮肥有可能会增加。 

为应对高肥价的市场冲击,记者也看到,各地在春种夏收等农业种植关键节点,全力通过强化农资供需监测调度,发挥农资储备制度,完善农资价格补贴机制,指导农民集约高效利用,有效缓解了高肥价对市场和农民用肥的影响。 

有很多企业开始行动起来,通过大幅减少中间流通环节、强化农化服务,加大废弃物利用,推广有机、无机相结合,把化肥使用量减下来,把其利用率提高上去;同时,促进工贸结合,实现合理市场布局,来化解目前企业面临的压力和困难。 

少投入也罢,替代也罢,应该说,都是肥料企业必须面对的新问题。总之,在高肥价重压之下,企业要走特色产品路线,在“双碳”目标下,要提前对政策认识到位,对产业结构调整布局,从战略上谋划,从根本上行动,最终落脚到合理成本投入,实现节本增效,才是行业破局当前、面向未来的根本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