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9年,罚56万!7部门联合对农资忽悠团动手了
发布时间:2019-03-14 17:40:43 来源:原创

日前,由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检察院提起公诉的跨13省销售伪劣化肥案一审宣判。被告人陈某某被判处有期徒刑9年,并处罚金56万余元。陈某某当庭表示认罪服法。


被告人陈某某系安徽省岳西县人。2012年3月至2017年8月,陈某某为非法获利,以岳西县6家化肥生产企业业务员、代理商身份,通过发名片、宣传册等方式在湖南、江西等13个省115个县市区的185家农资店销售化肥,销售金额达100余万元。


审理查明,陈某某代理的6家微量元素化肥生产厂家系家庭式、作坊式生产企业,生产场地简陋、设备简单,化肥产品不合格,多次被当地市场监督主管部门行政处罚。2017年8月23日,被告人陈某某因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被公安机关抓获。


据悉,该案系十堰地区近年来办理的首例涉及农资领域的重大刑事案件。


自从春节过后,北方地区农资销售日渐升温,农资忽悠团又开始在当地农村活跃起来,他们利用多种手段,销售假冒伪劣肥料,坑农害农,同时还严重扰乱了当地的农资销售市场。


为了保障农民利益,维持正常市场秩序。近日,农业农村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7部门联合召开2019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电视电话会议,总结2018年工作,分析新形势新任务,动员部署2019年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


会议强调,2019年农资打假工作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各地各部门要秉持发现问题是业绩、解决问题是政绩的工作理念,坚持标本兼治、打防结合,零容忍、出重拳,强队伍、严监管,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不断健全农资打假长效机制。要瞄准重点品种开展专项整治。围绕假劣种子、肥料有效成分不足、农兽药隐性添加等突出问题,集中开展春季农资打假专项行动,再查处通报一批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制售假劣农资违法犯罪典型案件。

当下,忽悠团骗术再次升级,开始假冒地方政府的名义做宣传,农资忽悠团的套路越来越大胆,小编整理案例供大家借鉴。


农资忽悠团套路分析


1.农村种地呈现老龄化。一般都是50-70后的人员在种地,这个群体的农民年龄偏大,知识面狭窄,还有一些是文盲。由于年龄偏大,他们获取的农技知识少,得到的各类信息也比较少,农资忽悠团容易对这些农民洗脑。


2.当地农民在农闲时节休闲娱乐较多,学习意识较弱。没有靠广播、电视及网络获取新闻信息的习惯,对当前的农资骗术知之甚少。


3.还有些农民喜欢贪图小便宜等。农资忽悠团会用赠送礼品、请吃饭、扶贫优惠等策略吸引农民上当,还会用一些煽情的语言来拉拢人心,迷惑农民。


4.现场做实验让农民感到很新奇,把产品包装成高科技产品。他们用聚丙烯酰胺或者聚丙烯酸钠这些大分子化学品做实验,把少量的聚丙烯酰胺放到玻璃杯中放上水,然后水凝固了,他们说肥料里面就含有这种保水剂,能起到抗旱保水的作用。玻璃杯里面放点三分之一的土,然后放白色粉末到杯子里,倒入水后土壤就会慢慢的膨胀,而且土会溢出杯子的外面,忽悠团的专家会说:“我们的化肥里面含有松土精,用了我们的肥料土壤不会板结,不用大量的使用化肥,多用我们的肥料就会高产。其实他们卖的就是低端的很便宜的有机肥,而且他们冒充好的生物菌肥来骗农民。


5.利用农民对农业专家的信任。一些农资忽悠团冒充农业部门或农科院的专家,而且还制做假证件和胸牌来欺骗农民,说产品是农业部或者是农科院下乡推荐或者销售的,还有的打着政府补贴的口号忽悠农民,其实农业部和农科院的专家是不可能走村串户去销售产品的。

其实,农资忽悠团的手法也不外乎就是听课、吃饭、送礼品;吹嘘自己的肥料是新品、好用、价格低。对于活跃在农村的肥料忽悠团来说,这些套路总能奏效,每年都会有许多农民上当受骗,这不是说忽悠团的手段有多高明,而是我们的农民朋友太容易被“洗脑”。

农资市场“蓝天白云”指日可待


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电视电话会议强调,2019年农资打假工作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各地各部门要秉持发现问题是业绩、解决问题是政绩的工作理念,坚持标本兼治、打防结合,零容忍、出重拳,强队伍、严监管,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不断健全农资打假长效机制。要瞄准重点品种开展专项整治。围绕假劣种子、肥料有效成分不足、农药隐性添加等突出问题,集中开展春季农资打假专项行动,再查处通报一批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制售假劣农资违法犯罪典型案件。


围绕重点区域强化质量监督抽查。紧盯城乡结合部、农资经营集散地等重点区域,按照“双随机”要求继续强化农资质量监督抽查。要推动关口前移严格投入品审批准入。提高农资产品准入门槛,严格限制高残留、高污染、高耗能农资产品重复登记注册,再淘汰一批落后产能。要实施农资领域诚信建设计划。


推动农资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农资生产经营主体信用档案,制定出台农资违法失信黑名单管理办法,把信用作为各类农业项目申报、资格审查、行政许可审批的必要条件。要继续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在全国举办田间课堂、现场咨询和展览展示,指导农民科学购买、合理使用农资产品,畅通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渠道。


由此看来,国家对打假志在必得,力争还市场一片净土,为各环节增加了新的保障,并从实际行动中去剔除这种“恶习”“毒瘤”。